- 科普头条
- 食品·健康
- 军事·论剑
- 天文·地理
-
-
长了痤疮 可以擦护肤品吗?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好发于颜面、前胸、后背等皮脂腺旺盛区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尽可能选择痤疮系列的医用护肤品,可修复破损的表皮屏障,还能针对性地改善痤疮情况,如医用冷敷贴、医用保湿乳等。
12-09 09:15不吃早餐后果“很严重”?医生提示:当心引发六大健康危机
北京电力医院消化内科的金安琴主任介绍,长时间不吃早餐容易诱发多种疾病。胆固醇增高 不吃早饭的人比吃早餐者胆固醇高33%,而所有胆固醇高的儿童,血管中都有脂肪纹,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迹象。
12-09 09:14破译遗传密码 掌握生命秘密
这些神奇的场景可不是某个科幻作家的想象,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陈润生基于科学依据对未来作出的推断。 遗传密码的破译一方面推动了生物医学进入大数据时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人工智能的应用。
12-09 09:144D打印封堵器 修补完心脏“漏洞”就消失
专家评价认为,4D打印个性化可降解形状记忆聚合物封堵器,有望成功解决金属封堵器不可降解、过敏、腐蚀、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拥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望成为金属封堵器的潜在替代装置。
12-09 09:14我们的太阳系未来会怎样
在这颗类似海王星的行星上,一个彗星状的气体尾巴正被它所环绕的炽热白矮星蒸发掉;白矮星是类太阳恒星爆炸残余,在近距离内,巨行星的大气层被剥离,在白矮星周围形成了一个气体圆盘。
12-09 09:05“雪龙2”号完成南大洋普里兹湾科考作业
“雪龙2”号本月3日结束中山站相关作业任务后,告别中山站和“雪龙”号,在普里兹湾海域展开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态、海洋地质等学科的科考作业。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何剑锋说,随着科考队员和“雪龙2”号不断磨合,期待宇航员海的科考作业能更加顺利和富有成果。
12-09 09:05你的实验室安全吗
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医研究所”)发布通报称,11月28日到29日,该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后续检测中又发现65人呈现血清学阳性。
12-09 09:05王小云院士:密码学是区块链技术的起源
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举办。摄     王小云院士在报告中为大家介绍了区块链的起源——密码学,内容涵盖了密码学的重要性、密码学中的哈希函数、以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的密码学原理和区块链的应用领域。
12-09 09:05中国激光测距技术实现突破
据介绍,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仅有五个国家具备激光精准测量地月距离的技术能力。“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12-09 09:05眼中的“明日世界”:破译遗传密码 掌握生命秘密
这些神奇的场景可不是某个科幻作家的想象,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陈润生基于科学依据对未来作出的推断。陈润生认为,测量人类的遗传密码已经变得可行且越来越便宜,每个人都可以测量出自己的遗传密码是一个可望而可及的事。
12-09 09:04研究获国家专利!久杀不灭的幽门螺杆菌有了新克星
号称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病原体——幽门螺杆菌,因其耐药性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2种急需新型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之一。为克服耐药挑战,必须研发“专属克星”根除耐药性幽门螺杆菌。
12-09 09:04NASA拟明年送两个人体模型绕月
黑尔佳和祖海尔分别装有5600多个传感器,用来测量她们从“皮肤”到“内部器官”受到的太空辐射的剂量。宇航员在太空中可能受到两种辐射:来自宇宙射线(以接近光速穿过太空的高能质子和原子核)和高能太阳风暴的辐射。
12-09 09:04 -
小行星贝努为何会喷射颗粒
颗粒从贝努表面喷射出来后,要么短暂地绕着小行星轨道运行,然后落回贝努表面;要么从贝努逃逸,进入太空。研究小组在调查了各种可能导致喷射事件的机制之后,将可能原因缩至3个:流星撞击、热应力破裂和水蒸气释放。
12-09 09:04我国首套柔性OLED机器人成功应用
(记者郝晓明)随着智能手机、曲面电视等智能电子设备趋向更加轻薄的OLED显示屏,全球的显示器生产厂家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加紧布局“下一代屏幕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此次新松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柔性OLED机器人——SCARA机械手,以高性能的控制系统、机械本体设计以及精准的重复定位等技术打破多项困局。
12-09 09:04战斗机何以成为“空中利剑”
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歼灭敌方作战飞机,夺取战场制空权,在执行任务时必须冲在前面,为其他的作战飞机保驾护航,并且驱逐、击落来袭的敌机,保卫己方空域安全。
12-06 09:50 -
紫禁城的黄金外衣是怎么“穿”上的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紫禁城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紫禁城古建筑的贴金技术,多用于油饰部位(如立柱、门窗)和彩画部位(如屋檐、斗拱、檩枋),根据应用范围可分为浑金、片金、平金和点金做法。
12-06 09:38呛一口海水 喝下四百多颗塑料微粒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将塑料微粒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块。按照她在论文中的解释:“有疑问的颗粒都被排除了,我们的估计是保守的,很可能低估了塑料微粒的总量。
12-06 09:28首颗绕白矮星旋转的巨行星“现身”
研究结果表明,白矮星距地球1500光年,“体型”很小,温度高达28000℃,而行星的“块头”至少是恒星的两倍。英国华威大学的奥德特·托洛萨说:“这是我们首次能测量盘中气体的数量,为研究系外行星大气的构成提供了线索。
12-06 09:27没有轨道,这列“地铁”竟开在公路上了
12月5日,世界首条,也是国内首条跨越长江、首创立交方式的智轨线路——宜宾市智能轨道快运系统T1示范线开通运营。据设计方介绍,T1线全长18公里,设计时速70公里,初期采用3模块(车厢)编组,最大载客人数307人;近、远期将采用5模块编组,车长超过50米,载客超过500人。
12-06 09:26欧空局正式通过“赫拉”小行星防御任务
NASA的探测器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计划于2021年7月升空,并于2022年10月到达“迪迪莫斯”(Didymos,希腊语中意指“双胞胎”)双小行星系统,随后俯冲进入宽165米的“迪迪卫星”(Didymoon)。
12-06 09:26中国专家研究新发现:基因编辑阻断高胆固醇血症家族遗传
(记者 陈静) “血管脂质严重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常人印象中的“老年病”可能会出现在一整个家庭的年轻人中,因为他们罹患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研究团队方面表示,相关基因编辑技术可作为应用于人类遗传疾病治疗的潜在工具,促进个体化医疗进一步发展。
12-06 09:26首例光动力治疗肿瘤术在兰成功实施
近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肿瘤中心成功为3例癌症患者实施了光动力治疗,成为甘肃省首例光动力治疗肿瘤患者成功案例。本次治疗对象分别为胆管癌、食管癌、胃癌患者,因年龄、肿瘤进展等因素暂时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2-06 09:26 -
利用纳米颗粒靶向识别肿瘤取得重要进展
在纳米颗粒上装载识别配体,对肿瘤进行主动识别,从而实现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近年来这种方式的有效性越发受到质疑。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表明,利用纳米颗粒靶向识别肿瘤是有效的,但其效果受靶向修饰模式影响明显。
12-06 09:26“雪龙2”号首次回收和布放南极考察潜标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3日傍晚在南大洋普里兹湾东侧回收了一套第34次南极考察时布放的潜标,4日早上在同一海域布放了一套新的潜标。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何剑锋说,未来两天考察队还将依托“雪龙2”号在普里兹湾海域布放两套潜标,并回收第34次南极考察队布放的1套沉积物捕获器潜标。
12-06 09:26日探测器“隼鸟2号”完成小行星探索加速返航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无人探测器“隼鸟2号”,已圆满完成小行星探索之旅,任务正式告一段落。到达地球附近后,“隼鸟2号”将向地面投下装有在“龙宫”采集的岩石样本的密封舱,主体则将继续探测其他天体。
12-06 09:25
∨∨
∨
∨ -
-
-
澳研究人员发现可预防结直肠癌的化合物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南十字星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给患有结直肠癌的小鼠服用了这种化合物,并通过质谱技术追踪化合物中的溴来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过程。研究人员表示,希望能基于这种海螺化合物来开发一种新药,用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09-03 08:47新研究称自闭症诊断正变得“边界模糊”
《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卷》刊载的一项新研究说,过去50年中,自闭症确诊人群与普通人群之间的差异在缩小,照此趋势发展,自闭症诊断的边界将变得过于模糊,以致失去意义。莫特龙说,这意味着自闭症患者和普通人群正变得“越来越相似”,自闭症诊断的边界可能会因为“过于模糊而失去意义”。
09-03 08:46“基因剪刀”凝胶有望用于抑制三阴性乳腺癌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将“基因剪刀”包裹在纳米凝胶内的技术,利用这种“基因剪刀”疗法有望安全、有效地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
09-03 08:45新型微针药膜可显著提高药物疗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款新型微针药膜,可应用于癌症、艾滋病、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疫苗的给药。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微针药膜治疗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是肌内注射的9倍,是皮下注射的160倍。
09-03 08:44科学家开发一种新型量子点合成方法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邢明阳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Yadong Yin教授合作,在量子点合成领域获重大进展,研发出一种在纯水相中可大批量合成量子点的新方法。为此,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直接在二氧化硅(SiO2)小球体相内生长量子点的液相合成新方法——“trapped NH4+”离子交换法。
09-03 08:44科学家对lncRNA在肿瘤发生中的功能有了新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教授团队研究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OR(lncRNA-ROR)通过形成染色体内环构象,激活内源性表达,从而促进葡萄膜黑色素瘤(UM)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09-03 08:44吃“狗药”芬苯达唑能抗癌?不靠谱
任何一款抗癌药的上市必须经过动物实验、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1-3期研究等多方面的试验,来充分了解药物的安全性、有效剂量、疗效等。甲状腺结节虽不用过度担心,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需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
09-03 08:42直系亲属间能直接输血?那都是“戏说”
若胎儿通过遗传从父亲那里获得了该种血型抗原,将有可能发生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从而引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除了以上大家对输血的认知误解,高岩医生还提到,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发现很多患者对献血或者输血等方面的认知,还存在很多误区: 多输血,养身体。
09-03 08:42新型微针药膜可显著提高药物疗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款新型微针药膜,可应用于癌症、艾滋病、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疫苗的给药。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微针药膜治疗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是肌内注射的9倍,是皮下注射的160倍。
09-02 10:32食物过敏增多如何化解“舌尖上的危险”?
每年8月的第二周是“中国过敏防治周”,今年的主题为“关注食物过敏”。“食物过敏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避免食用致敏食物以防发病和急诊抢救仍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措施。
08-12 09:04 -
春季踏青摘野菜需警惕误食中毒
在这个春暖草绿的季节,正是一年中吃野菜的好时候,不少人在外出踏青时都会忍不住摘上一把野菜回家食用。采摘的时候应当注意观察野菜生长的位置周围有无明显的环境污染,以免野菜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04-18 18:22【关注】清明前后为何要种瓜点豆? |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明系列动画
清明节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演变而来,“清明”也是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但是不要忘了,这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农事季节。
04-18 09:49 -
【课堂】想要小麦高产?这些知识必须了解
耕作播种是技术密集的阶段,播种质量高,高产的基础就打好了,后面的管理也就更加容易。那么到底如何科学“种”、“管”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些有关小麦的农业知识。
04-18 09:30【关注】植树节,你种对树了吗?
草长莺飞三月天,又是一年植树节。今天是我国第41个植树节,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提着锄头、水桶和树苗,种下一片绿色,种下新一年的希望。那么植树节这天种什么树比较好呢?有哪些注意事项?
04-18 09:23《癌症》:多一项健康生活方式,癌症风险降6%
近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顾东风团队获悉,该团队研究发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显著降低国人癌症发生风险。
02-18 09:05 -
吹弹可破的婴儿肌肤,脂肪层潜藏抗菌新靶点
张凌娟告诉记者,想让这层未成熟脂肪细胞不“退休”,持续“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找到在发育和老化过程中调控皮下脂肪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方法。“通过抑制剂来阻断信号通路,能够帮助真皮成纤维细胞恢复分化脂肪细胞的能力,从而增加皮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天然免疫抵抗力。
02-13 09:28听信这些谣言,年后养胃变伤胃
如果一日三餐已按规律进食,睡觉前就无需再进食(包括喝牛奶),因为睡觉前喝牛奶打破了胃“一日三餐”的工作节奏。②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口腔内进行较充足的初级消化,同时减轻胃的负担。
02-13 09:18限制热量摄入或可防止哮喘
美国科学家日前指出,低热量饲料能防止实验室小鼠出现哮喘症状。结果显示,8周后,喂食任何一种高热量饲料且不限制食量的老鼠,其体重增幅比喂食低热量饲料或喂食高热量饲料但限制食量的老鼠至少多7克。
02-13 09:06
∨∨
∨
∨ -
-
-
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将在长春举行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新闻发布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10月17日至21日,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将在吉林长春进行。
10-13 17:14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科普行走进山东
在启动仪式上,高密一中、高密二中、高密至诚学校被联合体授予“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同时,联合体向以上3所学校捐赠了航模、船模、科普书刊等。
09-25 09:43第二届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VCR豪情播映
“通过本次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我们接受的是国防教育,赛的是一股不服输的拼劲。练兵打仗,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我是一个兵,一个大学生士兵。”来自江苏省东南大学射击队一队的“中华枪王”冠军李凯这样说。
09-21 12:47触摸大国重器 感受中国力量——军事科技嘉年华即将登陆天津欢乐谷
活动包含“军事科技嘉年华”“亲子欢乐嘉年华”“街头魔幻嘉年华”“午夜狂欢嘉年华”四大精彩主题内容,并将于9月6日开始,拉开为期近两个月的狂欢盛宴。
09-05 22:30俄载机器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俄罗斯航天集团27日发布公告说,载有俄第一个太空机器人的“联盟MS-14”飞船当天与国际空间站二次对接成功。俄罗斯22日发射“联盟-2.1a”运载火箭,将载有“太空机器人F-850”的“联盟MS-14”飞船送往空间站。
08-28 08:53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试点培训班在京举行
近日,首届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试点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此次培训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指导,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主办,国防工业出版社协办。来自苏、鲁、鄂、甘、新、蒙、豫等7省(区)9所试点学校的3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
08-21 16:47中国民营可回收火箭发射侧记
从敦煌机场下飞机,一路驱车5小时,才能抵达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翎客航天位于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的火箭基地。而在距离基地厂房直线距离1.6千米外,翎客航天新建成的发射工位正静候该公司RLV-T5型公里级火箭的第3次发射及回收试验。
08-12 09:03国际军事比赛"海上登陆"项目障碍赛开赛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当地时间8月5日上午10时,“国际军事比赛—2019”海上登陆项目障碍赛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拉开战幕,中国、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4个国家12个陆战班96名陆战队员展开激烈角逐,中国参赛队最终以9分01秒的成绩勇夺第一名。
08-06 16:06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举行海军节活动 中国海军"海上登陆"参赛队官兵受邀参加
当地时间7月28日,俄罗斯迎来了第323个海军节。今年,正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备战国际军事比赛—2019”海上登陆项目的海军陆战队员,也受邀参加俄军波罗的海舰队海军节活动。
07-29 18:41 -
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7月17日上午,中国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授勋仪式在法希尔超级营地举行。11时,分队官兵精神抖擞、整齐列队,联非达团副联合特别代表、部队司令和参谋长共同为全部140名官兵授予了和平荣誉勋章。
07-18 18:10“蓝色畅想”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在京启动
不仅让他们了解了海洋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对海洋保护的意识,也希望能够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保护海洋,减少海洋污染物排放,希望长大之后能够从事相关的工作
06-06 11:17我国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试车成功
日前,我国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20秒试车成功,实现了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产品“零的突破”。“天鹊”是继美国SpaceX的猛禽发动机、蓝色起源的BE-4发动机之后,世界第三台完成全系统试车考核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
05-23 09:34 -
点赞国防教育科普展 全民过足军事瘾
近日,来自成都航誉科技有限公司的歼20、歼31、歼10、武直10、枭龙战斗机、翼龙无人机等众多大型航空装备模型,以及火箭、99坦克、辽宁舰等在山东、陕西、贵州、湖北、山西、广东等多地开展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航空航天科普展,向青少年传递日益壮大的国防实力,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场场人气爆棚。
04-29 11:59浅谈神秘之光——激光
作为20世纪人类重大发明之一,激光已经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2018年另外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穆鲁和斯特里克兰,于1985年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得到了峰值功率极高的超短脉冲。
01-17 09:45俄将开始研制新一代轰炸机原型机
据新华社电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著名航空设计制造企业“图波列夫”公司将在近几个月内开始研制数架新一代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原型机。目前“图波列夫”公司下属喀山飞机制造厂已收到制造新轰炸机原型机所需设计资料,并将于近几个月内开工。
01-16 09:05延庆实现无人机巡查长城
在延庆长城花家窑口段,两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了无人机长城巡查“首航”,标志着延庆区长城数字化保护系统正式建立。利用无人机智能巡查,为长城保护架设“天眼”。
01-08 09:02中国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完成新年首次任务飞行
当苏丹人民还在欢庆新年、独立日双节时,中国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一架米-171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搭载着联非达团人员和物资从法希尔机场起飞,开始执行新年度首次飞行任务。
01-04 18:42 -
前沿解读|彩虹-7飞翼式隐身无人机有何独到处?
彩虹-7首先是一款高空、亚音速、隐形无人机,目前为详细设计阶段,航展中展出的为全尺寸样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3吨,具有很强的隐形与突防能力。
12-21 18:43虽然都被称为狙击步枪 但是警用与军用之间的差别竟如此之大
射程方面,军用要比警用更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狙击手。警方狙击手使用警用狙击步枪射击 在尺寸方面,军用狙击步枪的枪管要比警用的更长。
12-21 13:52"黑飞"频频现身 遏制无人机有怎样的法宝?
当前,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但是由此带来的“黑飞”、“扰航”等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解决无人机黑飞问题,不仅要依靠法律法规的监管,也需要技术手段来辅助。
12-20 10:43
∨∨
∨
∨ -
-
-
“太极一号”引力参考传感器:一切从“零”开始
中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这也意味着搭载在该卫星的核心测量设备“引力参考传感器”成功实现在轨应用。510所引力参考传感器的成功研制,也标志着中国在此类最前沿的航天高精尖领域开始发力争先。
10-15 09:01看清引力波的“旋转” 需要更灵敏的“眼睛”
此次研究预测,引力波在大质量星体附近不仅仅会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随之而来的还有偏振面的转动和法拉第旋转效应。范锡龙回答说,对引力波偏振面可以发生转动的预测,主要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因此探测到引力波偏振面的转动可以更加全面地检验广义相对论,是对引力波性质的全方位的认识。
10-15 09:01SpaceX有望明年初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201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宣告退役,NASA一直不得不依靠俄罗斯以每人8500万美元的成本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他补充说:“我们希望在运送宇航员之前,至少连续进行10次成功测试,测试工作将于12月底完成。
10-15 09:00迄今最黑材料可吸收99.995%的入射光,有助发现系外行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3日报道,中美科学家今天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比之前最黑材料还要黑10倍的材料。新材料由碳纳米管(CNT)阵列制成,可捕获99.995%的入射光,是有史以来最黑的材料。
09-16 08:599月“天象剧场”:浪漫流星雨 团圆中秋月
9月将至,天宇精彩。天文专家介绍说,御夫座流星雨极大、海王星冲日、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极大、中秋圆月等多部“大片”将在9月的“天象剧场”轮番上映。
08-29 12:49地球可能并非最宜居星球 系外行星或拥有更丰富生命
奥尔森团队使用由NASA开发的“火箭-3-D”软件,模拟了不同类型系外行星的可能环境以及气候和海洋栖息地。:“我们的研究旨在确定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和活跃生命的系外行星海洋。
08-28 08:55中国科学家领衔发现脉冲星自转状态突变导致星风云亮度变化
脉冲星及脉冲星风云系统的示意图,中间的橙色部分代表脉冲星(仅为示意绘制,天体大小不反映实际比例)。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脉冲星自转状态突变导致脉冲星风云亮度变化的现象,为研究脉冲星自转减速机制、脉冲星磁场结构以及脉冲星风云的基本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
08-28 08:54“机器人航天员”太空首秀遇挫
按计划,携带“费多尔”的“联盟MS-14”号飞船应于莫斯科时间24日8时30分在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监控下完成自动对接。对接失败后,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区段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表示,“联盟”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发生以前没有遇到的特殊情况。
08-27 08:56火星生命可能也会“随风飘移”
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最新报告,欧洲科学家团队在地球的沙漠上开展了一项模拟研究发现:火星上有生命的微生物,或许也能够随风中的粉尘颗粒在火星上飘移。研究团队在贯穿阿塔卡马沙漠极端干旱核心区的两个区域,选取了3个采样点,一共采集到了23个细菌和8个真菌物种。
08-27 08:56银河系内发现大爆炸后“第二代”恒星
据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近日发布的最新消息,科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极其古老的“贫铁”恒星,距地球3.5万光年,属于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诞生的“第二代”恒星中的首批成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托马斯·诺德兰德表示,该星看起来严重缺乏铁,如果将它的物质总量视为一个奥运会的游泳池,那么铁含量也就只占一个水滴。
08-14 09:17细菌们,到小行星上采矿去!
太空采矿能造福地球环境。” 泽亚表示,太空采矿具有巨大的经济前景,很多小行星富含金属,包括主要用于制造电子设备和其他产品的稀有金属,这些金属在地球上很难找到。根据他的设想,在将来的某一天,所有重工业和采矿业都要“移师太空”,地球上只进行与生活有关的活动。
08-14 09:15 -
我国公众13日可赏“圣洛朗的眼泪”流星雨
向流星许个心愿,是件很浪漫的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李梅丛介绍,英仙座流星雨活跃期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流量大且稳定。天文预报显示,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极大预计出现在8月13日,持续时间比较长。
08-12 09:04美国新登月计划有何不一样
在人类登月50年后,美国航天局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制新一代重型火箭和“猎户座”飞船,计划2024年前再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登月计划分三部分 要实现这一套能多次往返月球的登月设想,“阿耳忒弥斯”计划包括三个部分:建造“门户”、建造前往“门户”的火箭和飞船、建造往返“门户”与月表的“摆渡车”。
08-12 09:04小星系“郊区”也有大质量黑洞
众所周知,像银河系这样的大星系中央存在大质量黑洞。据英国《科学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对数千个小星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在小星系的“郊区”,也发现了数十个大质量黑洞“候选者”。
05-31 10:58火星北极下方发现大量水冰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称,他们偶然在火星北极下方1.6公里深处发现了新水冰,这些层次分明的冰和沙的混合物或是消失已久的古代火星极地冰盖的“遗骸”,该处可能是火星上最大的水库之一。
05-31 10:57 -
美公布“阿尔特弥斯”重返月球计划路线图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咨询委员会披露了代号“阿尔特弥斯”的重返月球计划的发射清单草案,详细描绘了实现这一宏伟计划的路线图。
05-31 10:54太极计划:去太空捕捉时空涟漪
2015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在人类历史上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几年来,LIGO已公开确认成功探测到十几次引力波事件。随着地面引力波天文台捷报频传,去太空聆听宇宙琴弦愈加受到期待。
05-31 10:50恒星“点石成金”,中子是个重要角色
计算机芯片所用的硅、航空发动机上抗高温的镍基合金、商场中陈列的黄金、铂金……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而这些比铁更重的元素(简称超铁元素)起源之谜备受科学家关注。
05-31 10:44仲夏夜里 看木星和太阳唱“对台戏”
对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朋友来说,6月下旬的暗夜着实短暂,观测夏夜星空和银河的时间有限。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观测低轨卫星的机会更多了,我们有机会在凌晨观测到国际空间站这样的低轨卫星过境。
05-31 10:43旧貌换新颜 “34岁”南极地震台大变身
2018年12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常利军研究员随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赴南极长城站开始实施地震台改建任务。改建后的地震台实用、坚固、耐久、美观,背景噪声低,具有远程实时监控能力和数据传输功能,也具备长期无人值守情况下正常运行的能力。
02-28 10:38 -
海量未知星系现身 射电望远镜立新功
陈学雷举例,X射线、伽马射线望远镜往往接收黑洞周围空间、特别“热”的天体等辐射出的高能射线,而射电望远镜则可接收到星系、高能粒子等产生的射电辐射。
02-28 10:35早春时节 看月亮与行星的约会
行星当中水星、金星、火星,甚至是木星的自行都比较明显,因此很难连续被月球掩食。除了这次金星合月外,3月里与月球和行星有关的天象还有11日的火星合月,27日的木星合月。
02-28 10:34天文+生物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人们印象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向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近日,它却爆出了一项生物学研究突破——由其资助的研究合成了一个类似于DNA的分子系统。
02-28 10:32
∨∨
∨
∨ -
- 科学之子|席泽宗:于历史深处开辟“星”疆土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93101484209.mp4
- 科学之子|“数不清”的苏步青?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88855337325.mp4
- 张钹:什么是科学精神?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87918048215.mp4
- 空军试飞专家李中华:长空凌云 中华亮剑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86708277986.mp4
- 赵忠贤:世界超导研究的“中国名片”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83933614223.mp4
- 吴文俊:中国数学的不老传奇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84559793021.mp4
- 屠呦呦:实至名归的最高科技奖得主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83942550529.mp4
- 周铉:情牵天麻 耕耘深山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74349210279.mp4
- 反无人机系统将终结高密集单位被闯入困扰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73850113251.mp4
- 【前哨观察】揭秘D-21B:60年代美国绝密侦查无人机http://flv1.gmw.cn.gvb181.com/gmw/videoroot/2019-12-10/1473245163265.mp4
光明动科普
>>- 科普影视
- 科普阅读